偏頭痛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它以單側或雙側頭痛的反復發作為特征,并伴有惡心、嘔吐、畏光和畏聲等癥狀。
偏頭痛可分為先兆偏頭痛(MA)和無先兆偏 頭痛(MO)。前者是指頭痛發作前或頭痛發作時出現包括可逆的視覺異常(如閃光、暗點或視力喪失)、感覺異常(如**感或麻木感)、失語、肢體無力等癥 狀,持續數分鐘或數十分鐘。
偏頭痛性腦梗死的概念及診斷標準
據統計,全球偏頭痛在成人和兒童的發病率各為11%和5%, 女性發病率較男性高,約2~3:1。1985年在我國21個省進行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偏頭痛的發病率為690/10萬。 2001年WHO 把偏頭痛列為全球成年人致殘疾病的第19位及成年女性致殘疾病的第12位。近十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偏頭痛和缺血性卒中關系密切。
1988年,Bogousslavsky等對“偏頭痛卒中”首次進行了系統性的病例對照研究,把22例偏頭痛發作期間發生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和另外兩個組進 行比較,一組為偏頭痛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但缺血性卒中發生的時間距偏頭痛發作時間較遠;另一組是有缺血性卒中史而無偏頭痛病史的患者,比較其心臟、血管 病變。研究發現對照組患者有發生卒中的潛在病因,但這些并不存在于病例組患者中,因此他們推斷偏頭痛本身可能是發生缺血性卒中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研究還 發現,病例組患者后循環供血區域梗死率明顯增加。
2004年國際頭痛協會明確定義偏頭痛性腦梗死是一種或多種偏頭痛先兆伴有神經影像學顯示相關腦區有缺血性病灶的疾病。
偏頭痛性腦梗死診斷標準包括:
(1)有先兆型偏頭痛,患者本次發作與之前的典型發作相同,且有一種或多種先兆癥狀持續超過60 min;
(2)神經影像學顯示相關腦區存在缺血性梗死。